6月14日15時56分,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隨后將我國第二顆電磁類監測衛星“張衡一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在地球物理場高精度衛星觀測方面邁出了關鍵一步。
長二丁火箭發射現場(裴英 攝)
“張衡一號”02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抓總研制,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建設的重器。作為我國地球物理場探測衛星計劃的核心成員,它肩負著接棒并超越超期服役的01星、全面提升空間電磁感知力的重大使命。衛星采用CAST2000衛星平臺,配置了全球地磁場、電磁波/場探測、電離層原位探測、電離層/大氣層結構探測、能量粒子探測共3類有效載荷,顯著增強了從太空對地球“電磁脈搏”的感知能力。
“張衡一號”02星示意圖(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供圖)
此番升空的“張衡一號”02星實現多維能力升級。衛星的觀測范圍和設計壽命均得到了提升,為獲取長期、穩定的全球觀測數據提供了保障。載荷的革新更是點睛之筆——新增電離層光度計以提升電離層結構層析探測能力;優化高能粒子探測載荷配置,實現能譜銜接。
“張衡一號”02星的成功發射和運行,將在我國地基監測臺網的基礎上,建立起“天-空-地”一體化的立體觀測體系,并對地震、火山、雷暴等重大自然災害監測預測科學探索、空間環境監測預報及地球系統科學研究提供新的技術手段和數據支持。
廠房中的長二丁火箭(吳佳棟 攝)
長二丁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團八院抓總研制,是一型常溫兩級液體運載火箭,具備發射不同軌道要求的單星、多星能力,5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為1.9噸。本發火箭采用了復合材料支承艙以降低衛星的頻率響應,給“衛星乘客”帶來更舒適的乘坐環境。
國家航天局負責電磁監測衛星工程組織管理、重大事項組織協調和發射許可審批;應急管理部是牽頭用戶部門,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負責應用系統;航天科技集團資源衛星中心、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負責地面系統。
本次發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581次發射。
(鄧雨楠 高一鳴)